上海樓市突發調控:不扎堆、不捂盤、不炒作,13人搶1套房成歷史?
2021/01/20 | 曹蓓 | 收藏本文

高燒不退的上海樓市,終於迎來了一盆監管的冷水。
1月20日,來自網易房產消息稱,上海房管局召開緊急會議,將針對上海樓市搖號過熱採取多項措施,然後層層下達。
隨後官方迴應,上海並未出台樓市調控新政策,僅是對原有政策的強化,要求加強原有政策的執行,要求加強銷售管理,杜絕樓市亂象。
“這個可能只是一個近期應急指導,應該還有別的政策。”業內人士分析。
這份流傳的會議紀要主要內容包括:
項目認籌比例不超過1:3,如果超過,剩餘房源後期一次性全部推出;
認籌前,不能和中介聯合操縱周邊二手房價格;
同一家庭,同一時間段全上海只能認籌一套,認籌金不得超過房屋總價20%。但熱銷樓盤,可適當提升認籌金比例,首套不超過35%,二套不超過70%。
2020年下半年開始,上海樓市坐上“火箭”,到處可見日光盤,隨時上演“搶房大戰”。
有統計稱,僅去年12月,上海就有超過30個樓盤入市認籌,其中有超過20個項目扎堆在同一時間段的情況出現。
但即便如此大的供應量,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難以抑制的需求。從7月到12月,某熱盤的兩次認籌比例從3人搶一套房,變成13人搶一套。
為了提高中籤比例,購房者開始了“有錢人的遊戲”——同時認籌多個項目。
這個遊戲,普通人很難跟得起。參與熱門項目的購房驗資,不僅要求數百萬的認籌資金,還另外需要數百萬起步的凍資證明,動輒上千萬的資金,大大超出了普通剛需的承受能力。
他們只能孤注一擲,跟大筆資金的持有者們競爭,除了期待好運,沒有其他方法。
業內普遍分析,此次新政過後,上海方面大概率會繼續針對離婚、資金等多方面以及二手房市場出台一系列措施。
沒有人比剛需更迫切地盼望調控新政,這次的風聲可能意味着,大概他們不會等太久。
相關報道
評論